“水渠重新修复了,灌溉生产就不愁啦!”在清城区凤城街道沙田社区,村民们看到重建渠段高兴地说道。
水利是农业生产的“命脉”,渠道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,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。近日,凤城街重点针对沙田社区上岭村、下岭村、石咀村渠道坍塌失修、淤泥堵塞的问题,开展该区域的水利设施修复项目,切实解决群众的忧心事、烦心事。
沙田社区上岭村、下岭村、石咀村110多亩农田是凤城辖区重要的基本农田保护区。由于排灌河渠道过流断面内杂草丛生、两侧为土坡,每逢降雨,岸边土壤遭受冲刷,水土流失严重,导致泥土淤积、排水不畅,影响排涝和行洪,农田经常被淹,造成较大经济损失。由于渠道丧失了基本引水灌溉功能,村民只能抽河水灌溉,怨声不断。加之渠道年久失修,河岸边坡裸露陡峻,存在严重的坍塌隐患,威胁着周边村民的安全。
为提高排灌河的行洪能力和灌溉能力,消除排灌河安全隐患,降低片区农田水浸风险,今年年初,凤城街就开始谋划对沙田社区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,与区水利部门多次到现场调研,反复沟通完善建设方案。
今年5月,项目启动建设,投入约80万元清理渠道淤泥、修复重建渠道,通过实施人工清淤清障、高压枪冲淤,对2.4公里的渠道清理淤泥共计4200平方米,解决了渠道长期堵塞的问题;通过对0.6公里共16个渠段进行重建,全面修复渠道行洪和灌溉能力,让农田水利设施重新运转。项目建设完成后,不但能够为周边农田提供稳定的水源灌溉,同时提升该片区环境卫生,减少因淤泥堵塞引起的污水横流、老鼠泛滥的问题。
此外,沙田社区为了维护新建的农田水利设施,积极引导附近村民自觉参与水塘、河道清淤,保护设施正常运转,让村民从受益者变成参与者,争当乡村运营管家,共同发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改善农村环境。